党建活动

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活动 -> 理论园地 -> 正文

发展党员程序

发布时间:2010-06-24 浏览量: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一、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

1、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一般情况下每个支部要建立、保持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2、申请人提出入党申请每个要求加入共产党的同志,都必须亲自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一般应写入党申请书,书写有困难的,可以自己口述,请别的党员代写。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口头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申请的目的是向党组织表明自己的心迹,要出于自愿,发自肺腑,郑重其事,绝不允许弄虚作假,欺骗组织。入党申请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对待入党的态度;本人的主要经历、政治历史情况和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本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本人如果有政治历史问题或受过奖励、处分,都必须如实写清楚。入党申请书写好后,一般应交给所在党支部的负责同志,或交给党小组、支部的其他党员,由他们负责转交给党支部。支部对要求入党的同志要表示真诚欢迎,接受他们的申请。同时,在一个月内,委派一名支部委员同申请人谈话,了解思想情况,提出具体要求,指明努力方向。

3、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应具备以下条件:

  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⑵要求入党迫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决心履行党员义务。

  ⑶在工作、学习中表现好,成绩突出。

  ⑷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

  ⑸已经正式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程序是:

    ①申请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自传。

    ②党小组推荐或党支部提名,是共青团员的要由团支部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推荐意见。

    ③党支部集体讨论决定。召开支委会讨论并指定一至二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

    ④凡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要在支委会后第二天向全体党员公布、公示,并于确定后十日内造册,报党工委批准,由党工委下发《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以下简称“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

    ⑤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需向党组织上交书面思想汇报。 为了使党组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想情况,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要自觉地争取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思想汇报一般包括:对每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或党的号召的看法、态度;参加重要活动或学习重要文件所受到的启发教育;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自己的认识和态度;自己当前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进一步搞好工作的决心和努力的方向等。思想汇报一般交给自己的培养联系人,也可以直接交给党支部的负责同志或由党小组代转交。

4、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期间,培养联系人的职责是:

  ①帮助入党积极分子熟悉党的基本知识,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觉悟。

  ②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向党支部作出负责地汇报。

  ③经常与入党积极分子谈心,指出其优缺点和努力方向,督促其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和不足,严格要求自己。

  ④按照支部的要求,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作出客观全面的考察意见。对入党积极分子主要采取吸收他们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定期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和教育。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党章要求,郑重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考察他们是否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入党动机是否端正;考察他们是否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考察他们能否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能否严守党的纪律。要防止和纠正只看业务能力而忽视政治素质的偏向。

考察的方式有:

 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考察。可直接找入党积极分子谈话或审阅他们的书面思想汇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也可以找他们周围的党员、群众谈话,了解他们的表现。

 ⑵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组织的一些活动,从中了解他们的思想进步情况。

 ⑶有意识地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安排一定的社会工作,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观察他们的实际表现。党支部、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情况要定期写出考察意见。平时要注意掌握入党积极分子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具体、真实地记录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产等方面的表现,反映出他们的特点。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党支部、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写实意见,应按时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的有关栏内,以备发展党员时参考。入党积极分子工作调动时,调出单位党组织应将培养、考察的有关材料转给调入单位党组织。

5、确定发展对象发展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必须是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


上一条: 入党条件

下一条: 学院争先创优实施方案